無賴政府  數字治國


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近來動作不斷,馬英九總統在主持財經月報時裁示今年是「促進就業年」,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賭上烏紗帽,如果年底失業率無法降到
5%以下,願意辭職下台負責。

如果達不到5%就要辭官,那去年政府喊得震天價響失業率4.5%,又有誰負責了?怎麼政府何以目標越定越低,難道去年的數字是喊假的?誤會一場?

九五聯盟將帶大家回顧去年吹牛的官員,並建議吳院長收回承諾,因為今年的目標恐又是謊言收場。


去年政府仗著45千億元擴大公共建設方案,認為只要執行一千億元為目標,就可提供13萬個工作機會。再加上若消費券能夠發揮乘數效果,以及中國觀光客來台達到每日3千人,於是經建會副主委單驥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年失業率4.5%,將是合理且可達成的目標」。20090123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也緊接著說要將去年平均的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因此準備釋出15萬到20萬個工作機會。(20090123

時間不只可以沖淡記憶,還可以增加工作機會。行政院在去年21召開搶救失業會議時宣布振興經濟新方案可創造的就業機會是「至少15萬個以上」,不過6天又改口為33萬個工作機會(20090207
)。

2009729行政院再度對外表示,年底前新增6萬工作機會。如果按政府的說法,去年總共可創造出將近40萬的工作機會,結果目標不但沒達成,失業率還高達5.74%,人數超60萬人,但是除了王如玄主委在新年記者會一連道歉4
次之外,卻不見任何官員為政策目標失敗下台負責,難道只是勞委會的責任?

此外,教育部「大專生至企業實習方案」的促進就業政策,從推出至今各界批評聲浪不斷,但教育部卻仍一意孤行,到現在還在為政策辯護。

根據勞委會公布的初入職場人員薪資情況指出,2008年初入職場的平均經常性薪資只有24,006元,而初任人員為大學學歷者薪資平均是26,474元,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平均則為31,363元。問題是去年5月教育部所推出的「大專生至企業實習方案」卻一舉將薪資拉低到22
千元,不分職業類別統一訂立勞動市場的公定價格,以低於目前市場行情的條件,帶頭打壓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連行政院長吳敦義都認為該政策產生不利的後果,被拉低的勞動條件不是教育部長吳清基一句「要求企業合理提高薪資」就能夠解決的。錯誤的政策又有誰出來面對、出來負責?政府搶救失業不但救援失敗、止血不成,還留下難以收拾的殘局。

九五聯盟呼籲政府針對過去、現行的促進就業政策進行檢討且對外公佈,並針對執行效率不彰、破壞勞動市場體質的方案負責部會、人員究責。同時,聯盟近期也將著手針對「實習方案」政策進行訪調,並擇期公布調查結果。

人民要的是實實在在工作機會,不是加加減減算出來的數字,更何況那些數字裡頭潛藏著重複計算、短期不穩定的職缺,敷衍了事的心態可見一斑。政府如果不願正視人民失業、勞動條件惡化的處境,成天隨著在野黨的選舉佈局起舞,那終將被人民所拋棄。

 

 

搶救『院長』大兵  荒唐實習方案再續辦
 教育部一錯再錯  九五聯盟提修正方案  


由教育部主導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從推出至今飽受批評,現在為了嚴防方案結束、畢業季來臨,衝擊已經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被戲謔稱為「
22k」的方案確定續辦,初步規畫延長到明年3月,研議補助參與者每月一萬元的薪資補貼,並保留3分之1名額給98年的應屆畢業生。雖然九五聯盟認為改採部分補貼實屬正途,但政府必須自食補助額度下降、甜頭不再,參與者必遭企業大量釋出的惡果,請問政府該如何因應?準備好了嗎?

九五聯盟不反對在就業嚴峻時刻,政府採取短期方案介入勞動市場的措施,但並不表示我們同意荒唐、盲目砸錢的錯誤政策。回顧實習方案推出的這一年來,『左手裁員,右手申請補貼員額』、『打壓青年起薪』等爭議層出不窮,但教育部完全不理會社會輿論給予的建議與主張,執意強推政策上路且持續辯護。我們要請問教育部:『實習方案若真如官員所說的優點甚多,又何必改為部分補貼,反倒應該加碼進場、擴大適用對象不是?』

事實上,實習方案即是就業政策中的「薪資補貼」措施,目的是希望透過降低企業人事支出的成本,提高雇主釋放工作機會的意願,適用對象通常針對勞動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例如長期失業者、青年失業者、中高齡或單親家庭。然而,實習方案補助對象卻只限於9597學年度畢業的待業者,缺乏對參與者在就業能力、失業週期以及是否為非自願離職的調查評估,未審慎篩選補助對象的結果,資源必然無法投注到最需要的弱勢青年身上,將導致國家的資源反而被原本就能找到工作的勞工享用,不但失去創造額外工作機會的政策初衷,更且壓縮弱勢失業者的求職空間。因此,九五聯盟要嚴正指出,日前王如玄主委所言「補助市場最底層4%的人」的說法實在錯得離譜。

再則,國外的薪資補貼政策通常採取部分補助或僅補貼社會保險費用,「22k」方案卻獨創「完全補貼」,順便買單社會保險的支出成本,所以一旦方案設計不當導致補貼到就業能力較佳、可自行尋職的勞工,將嚴重影響其薪資議價的能力,拉低青年的起薪水準。

第三,為避免補貼遭到濫用且確保參與者後持續被僱用,部分國家嚴格規定雇主在補助結束後,繼續聘僱參與者一定時間,否則必須返還補助作為處罰。不過教育部所推出的實習方案缺乏類似的規定,參與者所簽訂的是為期一年的「定期契約」,也就是說未來一旦補助到期,雇主未予以留用,將再次淪入失業狀態。而由於工作的不確定性,讓參與者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工作或學習上的成效勢必大打折扣。九五聯盟指出,實習方案不但未讓年輕人得到安心學習的工作環境,更加劇青年就業的不穩定。

九五聯盟認為該修正的不只是改採部分補貼,否則無法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我們進一步地建議如下:

(一)建議教育部調整補助對象至就業弱勢者。

(二)嚴格篩選參與企業、職缺,並要求提出訓練計畫。對於新興產業可考慮提高補助額度。

(三)規範企業在補貼結束後必需維持一段期間的勞僱關係,否則無條件返還補助款項。好處是企業會肯更用心栽培新人,更可有效降低「替代效應」、「工作不穩定」的風險。

(四)要求參與企業應至少負擔基本工資17,280元,補貼後就能達到經濟危機前的薪資水準,拉高青年的勞動條件。

 

 

--------------------------------

 

以上兩篇文章,轉自青年勞動九五聯盟。(blog:http://blog.roodo.com/youthlabor95

台灣青年失業率高是眾所皆知的事情。然而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在上行下效惡性循環下,一直是以個人行為主義、功利主義為主,把青年失業看做是個人行為的問題,大家都該去讀資科生化台清交,考醫師律師會計師。然而事情不該是這麼一廂情願的解讀的。失業問題不是個人行為問題而是結構性的問題。

 

我想這兩篇文章很清楚的將問題給提出來了。

 

青年失業問題該是政府該重視的問題。然而我們看到的解決方案只是個"乍聽下好聽"的政策。"政府補助薪資鼓勵企業增聘勞工","畢業了不再怕失業,可以直接去實習在職場中學習"。在檢視下仍是漏洞百出,只是為了應付"數據"而制定的政策。

 

就我自己的了解,22k有三大問題,一是拉低青年就業薪資標準,二是其為一年定(ㄕ)型(一ㄝˋ)契約,三上述沒有提到,是補助企業水準參差不齊毫無標準,聽過有詐騙集團也申請22k來"增聘員工"。一切都是假實習之名行廉價勞工之實。(btw有另一個假實習之名行廉價勞工之實的政策叫賤教生)

 

希望能就簡單兩篇文章能帶起討論風氣,社會議題帶入校園不該只是說說而已。

 

又勞動市場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勞動非典化、彈性化,也就是所謂的勞動派遣。但這比較複雜下次有機會再談。敬祝

 

順心平安

 

 

by謝承桓(btw要選社科院議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cusociol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