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學導引(一)社會學的意涵與社會學家的意象

一、架構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家在做什麼?

這個問題似乎是個大哉問,畢竟社會學的內涵如此廣泛,要認識當代社會學,勢必要從當代著手。文本中用了常見的六種社會對社會學家的意象,一一澄清其成因並用社會學解析,最後用當中解析出的元素,重構出社會學的內涵。

未命名.bmp 

 

 

二、解構 

1.助人

          美國「奮發向上」的現代變奏à不論動機為何,社會學本身沒有好壞,中立性。

2.社工

          受自工業革命後帶來新舊文化間的失調問題刺激,試圖尋找解決方法[O1] 

          「社會工作」受心理學影響

          不論如何被使用,社會學本身應該專注於「嘗試去瞭解」。

          偉伯,「價值中立」,科學上的誠實[O2] 

3.社會改革者

          帝王之學。神學的世俗化繼承者,統領各個學科。

          這只是社會學的「被應用」,而不是學科本身。

4.統計資料收集者

          促成因素一、研究範圍狹小的經驗研究,此方向要求調查技術,所以拱出統計。統計技術是工具,工具並不構成目標本身。解釋必須超越資料。

          促成因素二、社群因素,即企業化的生產力評量標準[O3] 

5.把科學方法論套用在人類現象者

          競爭迫使學科專門化而鑽牛角尖,是一種所有學界的傾向。

          科學方法論是社會學家展現其科學忠誠的方式。

          方法論暴走的原因或許可以從在學術舞台尋求接受得到解釋。

          「術語」的重要性,分別有精確、區隔日常等作用。

6.社會的觀察者與操控者

          少數基於政治理由的人,多為道德問題。

          流傳不廣、鮮少出現,不值得一提[O4] 

三、再構成 

1.社會學家

前面一個階段解構出來的大量元素,將要在此做一個歸納的動作,這個歸納結果建構出的將是一個社會學家的「理念型態」(Ideal type),是一種純粹化的概念,一如社會學家基於科學忠誠對社會現象進行純粹認知活動的精鍊。而這個結果也將符合一直以來社會學家對自己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

科學忠誠[O5] 

證據規則:

前提是,社會學自視為一門科學,必須遵守特定證據規則的限制。

客觀:

當然,這並不代表社會學家不能有價值觀,但是應該要因角色區隔只要還在在社會學領域中,他就應該努力維持客觀[O6] 

目標

穿透:

社會學家的終極興趣在於用試圖了解社會,透過鑽研和不斷的純化、保持客觀,最後他將穿透表象的世界,無視於通常的界線。

好奇:

社會學家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好奇,以維持敏銳的觀察。用好奇心想去打開每一扇人類社會可能藏著秘密的門,用開放的心準備接受門後的東西。

在社會學家打開門的剎那,門上的花紋對他就有了不同的意義,標誌著門後的一切。而這種對於已知事物的重新認識就像是發現新大陸、像是愛迪生看著燈泡亮起,是一種因發現而起的興奮,當這種發現是對於過去已知的事物有新的認識時,稱做「覺醒」。社會學就是把社會學家帶向「覺醒」的一條道路。

讓我們用用「覺醒」這件事做為橋樑,把過渡焦點到「什麼是社會學」。

2.社會學

是一種以人類互動為範圍的架構。把生活世界中的類屬加以精鍊,提供一種激烈質疑自以為熟知的每一件事物的眼光,跨越社會上通常的界線,最後穿透那些虛浮的天真無知與自以為是的明白。

一個社會中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面向與層次,每當穿透了一個單獨的層次或面向而有了新的認識時就會改變對整體社會的認識,牽一髮而動全身。

穿透的結果是「覺醒」社會學家這個角色從中感到興奮,對於人們而言則產生文化震撼,當然可能正向也可能負面。

社會學像是一種遊戲,或更像一種熱情,購者小心!


 [O1]台灣何嘗不是如此?高中的印象社會系就是社工,或許就是受此影響。

 [O2]如何「純粹」的認知活動?怎麼粹?怎麼知道粹到底了?

 [O3]很有討論的點,諸如價值觀在此該如何抉擇、如何才能有可以抉擇的空間之類。

 [O4]應該也僅只是一種「被應用」,與學科本身沒有關係。

 [O5]用「科學」來拔除第一道牆諸如道德、目的,是否合適?

 [O6]客觀一詞是不是也具有價值在內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cusociology 的頭像
    nccusociology

    社會學導引

    nccusociol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