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概論→角色理論→知識社會學→參考團體理論
1. 概論:一開始藉由與上一章對比先描繪一點本章的輪廓
控制體系 |
影響體系 |
比喻為監獄 |
比喻為木偶戲院 |
社會是外在的實體 |
社會內化到個人之中 |
個體渴望自由,企圖對抗社會 |
人「想要」服從 |
因壓力不得不被迫屈服 |
期望(本來應該是一種壓力)正好是追求的 |
然而軟性的力量並不小於強制的力量,相反的,這樣的力量遠比想像的大。因為綑得再緊的繩索都可以用利刃割斷,前提是要想掙脫,但影響體系卻讓人連握起利刃的想法都沒有。
2. 角色理論
湯瑪斯情境定義(Thomas Situation Definition)
「如果人們將情境定義為真,那麼結果亦將為真。」
Ex:某老師認為一個學生有學習障礙並放棄了他,學生如果接受老師的暗示也如此認為,那麼他的學習就將會跌入谷底。
情境與行動定義角色
情境→期待(壓力)→反應(行動)
情境會帶來期待,進入情境同時就會面對期待,並命令個人對期待做出反應。
而首先來自不同個體對情境的定義必須是相同的,否則後面都不成立。
社會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大多數時間大多數人對重要情境的定義是一致的。
各種動機可以共存但不影響情境,因為情境的定義是一段範圍;不過,一旦定義產生嚴重的矛盾,社會將會衝突,甚至解組、崩壞。
Ex:學生為了不一樣的動機修課,但對修課的定義卻至少是一致的。雖然定義並不一定是他的目的。
目前為止這一段描述的是情境,讓我們再回去看
情境會帶來期待,進入情境同時就會面對期待
而在不同的情境會面對不同的期待,當期待相似時
典型化的期待→典型化的反應=「角色」:劇本中的預設行動模式
角色的態度與身分(Identity,認同)賦予
除了行動,角色還有一種屬於行動的「態度」。人在進入角色的同時,也把態度像身分附帶的衣物一般穿戴上去。
而進入角色的過程是無意識的,突然進入角色的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社會將角色內化到個人後,人為的就像是與生俱來的,成為這個角色就像是生而為這個角色。身分很容易被遺忘是賦予的。Ex:軍官、老師
「這世界上假裝是很困難的,通常你扮演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
社會化
#米德
在模仿、遊戲、團體遊戲時期中,透過重要他人與概括化他人完全學習各種角色的過程
#顧里
鏡中自我,藉由想像別人的看法來形成自我,再次強調身分不是既定的。
人之所以為何種人是因為被那樣看待
社會脈絡
社會脈絡的承認與不承認將會影響身分的賦予、形塑、維持與剝奪、轉變。
個人在能力所及之內會試圖選擇伙伴與關係去滿足過去身分的維持─身分裝置。
偏見:對於受害者而言,偏見不只是一種外在的壓迫,連帶意識也會依照期待被塑造,讓受害者傾向於變成偏見期待的意象。
身分的轉變:是一種社會過程
Ex:儀式(身分轉變的一個清楚分界)、替代與心理分析(建構一個新身分)、群體治療(看出社會脈絡對於身分轉變的重要)
調和的壓力
人物是許多角色(身分)的集合,或是身分不斷轉換的過程。
外在壓力 |
他人要看到一個完整的角色 |
角色分離 |
內在壓力 |
自己想認知為一個整體 |
意識分離 |
而角色扮演和身分轉換的過程都是「真誠的」
人的選擇
經由社會化和形成的機構,社會製造它維持生存所必要的人員。
3. 知識社會學
理念(意識形態)與人(角色)一樣都是被社會定位的。
正當化
Ex:部落採集、自由企業與美國大公司的壟斷、種族主義、共產主義、新教倫理
4. 參考團體理論
團體意見將影響個人
於是我們在這一章發現了比上一章更悲觀的世界,角色理論、知識社會學及參考團體理論的世界中,個體的意識不再重要,每個人都像是戲劇中的木偶,被看不見的細線索操控而渾然不知。
不過,社會學幫助我們透視了許多現象,其價值並不在於使我們喪失面對的勇氣;揭發是一種避免麻木、理所當然化的手段,雖然社會學從不提供明確的絕對解答,至少避免了視而不見的情況。至少我們看穿哪些制度是不平等的,不會盲從在其中;至少我們知道什麼現象是不合理的,努力著手改善。只要不是踏在原地就是一種進步,只要不放棄自主讓自我隨波浮沉在社會的洪流就有機會與希望;社會學提供的是視野,至於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絕對是個人與生俱來的義務與權利。
解答在下一章
留言列表